“金陵十三钗”这个词语具有多个含义,具体如下:
《红楼梦》中的故事情节
金陵十三钗是明代小说《红楼梦》中的一个故事情节,指的是林黛玉、贾珠、史湘云、妙玉、宝钗、香菱、探春、惜春、元春、薛宝钗、巧姐、晴雯、翠缕这十三位女性的绰号。她们是贾府中的女性人物,代表了不同的性格特点和社会阶层。这个故事情节通过她们之间的友谊、生活经历和成长转变,描绘了封建社会女性的生存状态和生存方式,表现了封建礼教对女性的束缚和剥削。
电影《金陵十三钗》
金陵十三钗也是一部电影,英文名是The Flowers of War,由张艺谋执导,讲述了1937年南京大屠杀期间,南京城里的妓院里的十三位姑娘在面对日本人即将要祸害十三名学生时,毅然决然做出决定代替她们去魔窟的故事。影片通过教堂女学生书娟的视角来展开叙述,透过孩子的视角引射出这场战争的事实与真相,让观众看到历史性的残酷与无情。
《红楼梦》中的称呼
在《红楼梦》中,“金陵十三钗”并非直接指代某一具体回目,而是对书中十二位杰出女性的统称,因住在金陵(即南京),故得名“金陵十二钗”。此外,书中还虚拟加入了一位“第十三钗”,她或许是一位默默无闻的丫鬟,以纯真的心灵和无私的爱,默默守护着每一位主子。
综上所述,“金陵十三钗”这个词语既指《红楼梦》中的一个故事情节,也指一部以该故事为背景的战争历史电影,同时还涉及《红楼梦》中对书中女性人物的特定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