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房保温需结合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和施工工艺,具体措施如下:
一、保温材料选择
外层保温材料 聚氨酯喷涂(PU):
导热系数低(0.022-0.028 W/(m·K)),闭孔结构防潮性能强,适合室内外表面涂刷。
挤塑聚苯板(XPS):导热系数0.028-0.035 W/(m·K),抗压强度高,兼顾成本与性能。
岩棉/玻璃棉:导热系数0.035-0.045 W/(m·K),需额外防潮处理。
内层隔热材料 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岩棉板等,厚度根据需求选择(如80-120mm XPS或120-180mm岩棉)。
二、结构设计与施工
双层保温结构
外层涂刷PU或XPS,内层填充岩棉或泡沫板,形成隔热空气层,减少热量传递。
注意热桥处理,金属骨架需包裹保温材料,避免冷桥效应。
附加构件应用
屋顶附加结构: 安装遮阳板、通风口或附加屋顶(如T型楔子框架)。 门窗密封
防潮与气密性
保温层外侧加装防水透气膜(如TPO/PVC),内侧设置防潮层(铝箔复合膜)。
门、窗框与墙体接缝处使用密封胶或填缝材料(如石膏板、木龙骨填缝)。
三、其他注意事项
施工时机
外部保温建议在集装箱装配完成后进行,内部保温可在使用前完成。
配套系统
冬季需搭配空气源热泵或电辅热系统,降低保温层负荷。
货物存储时可加入泡沫塑料、气泡膜等包裹。
成本与性能平衡
根据使用场景选择材料厚度,例如住人集装箱推荐150mm总厚度(XPS+PU),临时仓储可选120mm岩棉。
通过以上措施,可有效提升集装箱房的保温性能,确保舒适性与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