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布置设计的要求包括:
符合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的要求
管道布置应与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保持一致,确保工艺流程的顺畅和准确。
统筹规划,确保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管道布置需要综合考虑施工、操作、维修等需求,确保系统的安全可靠和经济性,同时尽量保持整齐美观。
内外协调
在确定进出装置(单元)的管道方位与敷设方式时,应做到内外协调,避免管道包围装置(单元),减少管道与铁路、道路的交叉情况。
与厂区内的装置、道路、建筑物等相协调
全厂性管道的敷设应与厂区内的装置(单元)、道路、建筑物、构筑物等相协调,避免管道包围装置(单元),减少管道与铁路、道路的交叉。
管道敷设方式
管道应采取架空或地上敷设的方式。若确实有必要,可进行埋地或敷设在管沟内。
集中成排布置
管道最好集中成排布置,地上的管道应敷设在管架或者管墩上。
荷载均衡
在管架、管墩上布置管道时,应使管架或管墩所承受的垂直荷载、水平荷载保持均衡。
预留裕量
全厂性管架或管墩上(包括穿越涵洞)应预留10%-30%的裕量,并考虑其荷重;装置主管廊管架最好预留10%-20%的裕量,并考虑其荷重。
考虑设备连接要求
输送介质对距离、角度、高差等有特殊要求的管道以及大直径管道的布置,应符合设备布置设计的要求。
不妨碍设备、机泵及其内部构件的安装、检修和消防车辆的通行
管道布置不应妨碍设备、机泵及其内部构件的安装、检修和消防车辆的通行。
管道系统柔性
管道布置应使管道系统具有必要的柔性,在保证管道柔性及管道对设备、机泵管口作用力和力矩不超出允许值的情况下,应使管道最短,组成件最少。
支承点设置
应在管道规划的同时考虑其支承点设置,宜利用管道的自然形状达到自行补偿。
净空高度、通道宽度、基础标高符合规定
管道布置的净空高度、通道宽度、基础标高应符合相关工程规定。
支架间距符合标准
应按国家现行标准中许用最大支架间距的规定进行管道布置设计。
考虑操作、安装及维护方便
管道布置应考虑操作、安装及维护方便,不影响起重机的运行。
避免柔性大的构件承受较大荷载
管道布置应便于做支吊架的设计,使管道尽量靠近已有建筑物或构筑物,但应避免使柔性大的构件承受较大的荷载。
无绝热层的管道不用管托或支座
无绝热层的管道不用管托或支座。大口径薄壁裸管及有绝热层的管道应采用管托或支座支撑。
避免泄漏连接点
在跨越通道或转动设备上方的输送腐蚀性介质的管道上,不应设置法兰或螺纹连接等可能产生泄漏的连接点。
剧毒或易爆介质管道的隔离措施
管道穿过为隔离剧毒或易爆介质的建筑物隔离墙时应加套管,套管内的空隙应采用非金属柔性材料充填。
管道穿屋面处的防雨措施
管道穿屋面处,应有防雨措施。
消防水和冷却水总管的防腐措施
消防水和冷却水总管以及下水管一般为埋地敷设,管外表面应按有关规定采取防腐措施。
埋地管道的车辆荷载考虑
埋地管道应考虑车辆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