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踏飞燕,即 东汉的青铜器——铜奔马,系我国的国宝级文物,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它因飞驰的造型与独特的美感,给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观众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马踏飞燕不仅是中国知名度最高的文物之一,还象征着中国旅游的“形象大使”,足迹遍布全国。1983年,马踏飞燕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
来源与背景
马踏飞燕,又称“马超龙雀”、“铜奔马”,是东汉青铜艺术的精品之作,也是中国旅游城市的标志。它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雷台汉墓,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是国宝级文物。该雕塑展现了一匹骏马三足腾空、后足落在一只展翼疾飞的燕子背上支撑全身的生动姿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造型之美
马踏飞燕的造型之美,堪称一绝。铜马昂首挺胸,四蹄腾空,仿佛正在疾驰之中。而最令人惊叹的是,铜马的一只蹄子竟然踏在了一只展翅欲飞的燕子背上,这种巧妙的构思和精湛的技艺,让人不得不佩服古代工匠的智慧和才华。
象征意义
马踏飞燕比喻的意思是奔马正在作凌空掠过燕背的飞驰,飞燕是用来比喻良马之神速。马是古代陆地上速度的象征,燕子是天空中速度的象征。马踏在飞燕身上,有一种“天马行空,无所羁缚”的感觉,充满体现了自由与开放,具有的蓬勃生命力和一往无前的气势。
文化影响
马踏飞燕不仅是东汉青铜器的代表,还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符号。它不仅是旅游标志,还在各种艺术形式中广泛传播,如雕塑、绘画、文学作品等,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