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主要是由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引发的: 同盟国和协约国。
同盟国
主要成员国: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1915年加入)、保加利亚和土耳其(奥斯曼帝国)。
形成背景: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早在19世纪末就已形成,目的是通过联合来对抗其他欧洲大国,尤其是法国和俄罗斯。
协约国
主要成员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塞尔维亚、比利时、日本、意大利(1915年加入)、圣马力诺、罗马尼亚王国、美国、中国、希腊、葡萄牙、蒙特尼格罗王国等。
形成背景:协约国的形成较同盟国稍晚,主要是英国、法国和俄罗斯为了对抗同盟国而结成的联盟。
战争进程与结果
战争进程:战争主要在欧洲战场进行,西线尤为惨烈,涉及的主要国家包括英国、法国、俄罗斯与德国、奥匈帝国等。
战争结果:1918年11月11日,同盟国战败,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影响
政治影响:战争导致了多个帝国的解体,如奥斯曼帝国、奥匈帝国和俄罗斯帝国,同时也为后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了伏笔。
社会影响:战争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社会和经济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以上信息,可以看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由两大军事集团——同盟国和协约国——的对峙引发的,这场战争不仅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也对全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