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士及第与进士出身在古代科举考试中代表着不同的成就和身份,具体区别如下:
定义
进士及第:指在殿试中取得前三名的考生,即状元、榜眼和探花。
进士出身:指在殿试中进入二甲的贡士,通常为前五十名。
同进士出身:指在殿试中进入三甲的贡士,通常为前一百名。
仕途
进士及第:可以直接进入翰林院任修撰和编修之职,通常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和探花授翰林院编修。
进士出身:需要参加朝考,通过后才能进入翰林院,通常授予从七品检讨。
同进士出身:同样需要参加朝考,通过后才能进入翰林院,通常只能担任基层官员。
待遇
进士及第:由于排名前三,通常能够立即获得较高的官职和较好的待遇,社会地位较高。
进士出身:虽然排名在五十名之前,但前途相对进士及第略逊一筹,通常需要经过朝考才能确定具体官职。
同进士出身:排名在五十名之后,前途相对较差,通常只能担任基层官员,社会地位较低。
综上所述,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和同进士出身在定义、仕途和待遇上都有明显的区别。进士及第是最高荣誉,直接获得较高的官职和较好的待遇;进士出身次之,需要经过朝考才能确定具体官职;同进士出身虽然也是进士,但排名靠后,前途相对较差。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