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运动员的标准根据不同的成绩和比赛级别进行划分。以下是2025年最新的田径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
国际级运动健将
在奥运会、青年奥运会、世界田径锦标赛、世界田联竞走团体锦标赛、世界田联路跑锦标赛、世界田联室内锦标赛、世界田联U20锦标赛、世界田联钻石联赛系列赛、世界田联巡回赛(金、银、铜级)系列赛、世界田联白金标路跑赛事达到成绩标准;
在亚运会、亚洲锦标赛、亚洲室内与武道运动会、亚洲青年运动会达到成绩标准。
运动健将
在奥运会、青年奥运会、世界田径锦标赛、世界田联竞走团体锦标赛、世界田联路跑锦标赛、世界田联室内锦标赛、世界田联U20锦标赛、世界田联钻石联赛系列赛、世界田联巡回赛(金、银、铜级)系列赛、世界田联白金标路跑赛事达到成绩标准;
在亚运会、亚洲锦标赛、亚洲室内与武道运动会、亚洲青年运动会达到成绩标准;
在全国运动会竞技比赛、全国田径锦标赛、全国室内田径锦标赛、全国竞走锦标赛、全国田径冠军赛、全国竞走冠军赛、全国田径大奖赛系列赛(每年不超过6场)、全国室内田径大奖赛系列赛(每年不超过4场)、全国竞走大奖赛系列赛(每年不超过4场)、全国耐力项目高原省区对抗赛达到成绩标准;
在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全国青年(U20)田径锦标赛、全国少年(U18)田径锦标赛、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全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全国马拉松锦标赛(每年不超过4场)、全国半程马拉松锦标赛(每年不超过6场)达到成绩标准。
一级运动员
在可授予运动健将及以上称号的比赛中达到成绩标准;
在全国体育传统学校联赛、中国田径协会或总局田径中心主办或协办以及与其他单位共同主办的比赛中达到成绩标准(马拉松项目除外);
在省(区、市)体育局主办或与教育行政部门共同主办的综合性运动会、锦标赛或冠军赛中达到成绩标准(马拉松项目除外)。
二级运动员
符合一级运动员成绩标准,但未达到相应资格;
在市(地、州、盟)体育行政部门主办的综合性运动会或锦标赛中达到成绩标准(马拉松项目除外)。
三级运动员
在达到二级运动员及以上称号的比赛中达到成绩标准;
在市(地、州、盟)级别以下比赛中达到相应成绩标准(马拉松项目除外)。
具体成绩标准(以2025年标准为例):
男子100米:一级运动员10.50秒,二级运动员10.90秒,三级运动员11.20秒;
男子200米:一级运动员21.10秒,二级运动员21.80秒,三级运动员22.50秒;
女子100米:一级运动员11.80秒,二级运动员12.30秒,三级运动员12.80秒;
女子200米:一级运动员24.00秒,二级运动员25.00秒,三级运动员26.00秒。
其他注意事项:
具体成绩标准每年可能略有调整,详细数据应参照最新发布的官方文件;
需要测风速的项目(100米、200米、跳远、三级跳远、男子110米栏、女子100米栏)跑进方向风速超过2米/秒的,不得授予等级称号;
全能比赛项目中,未满足相应要求的不得授予等级称号;
同一比赛同一小项多次达到成绩标准的,只按最好成绩授予一个等级称号。
这些标准旨在激励国内选手的竞技潜力,并引领田径运动迈向新的发展阶段。建议运动员们关注最新的官方文件,以获取最准确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