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是一类 由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和寄生曲霉(Aspergillus parasiticus)等菌株产生的高毒性次生代谢产物。这些毒素可细分为黄曲霉毒素B1、B2、G1、G2等,其中B1的毒性最大,致癌性最强。黄曲霉毒素具有高毒性和致癌性,被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划分为一级致癌物质。长期接触或摄入过量可能导致肝癌、食管癌、胰腺癌等疾病,甚至死亡。
黄曲霉毒素主要存在于受污染的粮食、坚果和食用油中,特别是在湿热地区,食品和饲料中出现黄曲霉毒素的机率最高。它们存在于土壤、动植物、各种坚果中,尤其是容易污染花生、玉米、稻米、大豆、小麦等粮油产品。
黄曲霉毒素的化学结构类似,均为二氢呋喃香豆素的衍生物。在适宜的生长条件下,黄曲霉菌会合成并分泌黄曲霉毒素,这些毒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有些菌株可产生不止一种类型的黄曲霉毒素。
由于黄曲霉毒素的毒性和致癌性极强,普通烹调、加工方法不能彻底破坏其毒性。因此,在食品生产和处理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以减少黄曲霉毒素的污染风险。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