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hina-ASEAN Free Trade Area,简称CAFTA)是中国与东盟十国之间构建的自由贸易区,即“10+1”。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货物贸易自由化:
根据《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2003年7月1日起,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实行WTO最惠国关税率,2010年和原东盟6国建立贸易自由区;而东盟新成员建成的时间为2015年。
服务贸易自由化:
在GATS规范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成员国彼此间服务业合作,减少服务贸易限制,逐步实现涵盖众多部门的服务贸易自由化。
区内投资安排及便利化措施:
中国与东盟在增加投资规则和管理的透明度、建立投资制度等方面加强合作,促进区域内资本流动和增强对区外直接投资的吸引力。
多层次全面性的合作:
合作领域广泛,包括货物贸易、劳务、金融、旅游、人力资源开发、中小企业、产业合作、知识产权、环境保护、林业及其产品、能源及次区域开发等,并确定了重点合作领域即农业、信息及通讯技术、人力资源开发、投资和湄公河流域开发。
对东盟新成员制定了灵活措施:
对东盟新成员提供特殊和差别待遇及灵活性。
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以及标准规则:
保证框架协议的有效实施。
3.0版升级内容:
在现有中国—东盟自贸协定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基础上实现重要增值,涵盖数字经济、绿色经济、供应链互联互通、标准技术法规与合格评定程序、海关程序及贸易便利化、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竞争和消费者保护、中小微企业、经济技术合作等领域。
这些内容旨在通过消除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促进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加强经济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