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拜月的故事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个美丽传说,讲述了嫦娥因服用不死药而飞升到月亮上,成为月宫中的仙子,以及后羿对她的深深思念。
故事背景设定在远古时期,当时天上有十个太阳同时出现,导致大地干涸、庄稼枯萎,百姓生活困苦。英雄后羿出现了,他力大无穷,射下了九个太阳,只留下一个,拯救了苍生。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爱戴,并娶了一位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
后羿从西王母那里求得一包不死药,他不舍得与嫦娥分离,便将药交给嫦娥保管。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中,但这一秘密被后羿的徒弟蓬蒙得知。蓬蒙心术不正,企图偷取仙药自己成仙。一天,后羿外出狩猎,蓬蒙趁机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仙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情急之下,她打开百宝匣,一口吞下了不死之药。
嫦娥吞下仙药后,身体变得轻盈无比,飘离地面,飞向天上。由于心中牵挂着丈夫后羿,她选择了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落脚,成为了月宫中的仙子。后羿回到家,得知嫦娥奔月的消息,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嫦娥的名字。他的呼唤惊动了上天,月亮上果然出现了嫦娥的身影。后羿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都会在月下摆设香案,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也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这个传说不仅反映了古人对月亮的崇拜和对美好团圆的向往,也体现了嫦娥这一角色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