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壶,又称“冰上溜石”,是一项在冰面上进行的投掷类运动,要求运动员体力与智力相结合。以下是冰壶比赛的基本规则:
比赛场地
冰壶比赛通常在一个44.5米长、4.75米宽的冰道上进行。
场地一端画有一个直径为1.83米的圆圈作为掷壶区,称为本垒;另一端也画有圆圈,被称为营垒。
队伍组成
每场比赛由两支球队进行对抗,每队由4名球员组成。
投壶顺序
两队按一垒、二垒、三垒和四垒的顺序交替投壶。
投壶区域
投手应在指定的投壶区投壶,且脚不可超过底线,冰壶需贴地滑行。
冰壶与冰刷
冰壶必须通过防守线且压在防守线视为有效,未到达防守线或滑出场地底线则视为无效壶。
选手们通过擦冰的方式使冰碴融化,从而改变冰壶与冰面的摩擦力,调整冰壶的运行方向和速度。
得分判定
比赛的目标是将冰壶投入营垒内得分。
每颗位于大本营中、位置较另队所有冰壶都更接近圆心的冰壶皆可获计一分。
每局比赛双方共投出16个冰壶,最终积分多的队为胜。
特殊规则
双方的第三个冰壶才可以把对手在自由防守区的壶撞出界外。
若进入大本营有效区的冰壶或运动中的冰壶被任何人触碰,都会被视为无效壶或重新掷冰壶。
比赛局数
比赛一般进行八到十局。
这些规则构成了冰壶比赛的基本框架,确保比赛的公平性和竞技性。通过这些规则,运动员需要在冰面上精确地控制冰壶的运动轨迹,以达到得分和阻止对手得分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