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记·长亭送别》中的“端正好”一曲,以写景为主,借秋日的萧瑟景色来抒发人物内心的情感。其中,“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是广为流传的名句,通过这些景物描绘,展现了女主人公崔莺莺在送别张生时的复杂心情。
秋景的描绘
“碧云天,黄花地”:一高一低,一俯一仰,展现了际天极地的苍莽秋景。这里的“碧云”和“黄花”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美丽画面,与一般秋景的悲凉萧瑟不同,反而显得绚丽多彩。
“西风紧,北雁南飞”:西风紧吹,北雁南飞,象征着季节的更替和离别的哀愁。大雁南飞,暗示着崔莺莺和张生即将分别,各奔前程。
情感的表达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通过拟人手法,将霜林染醉比作离人的眼泪,形象地表达了崔莺莺在离别时的悲伤心情。这里的“染”和“醉”两字用得极有分量,既写出了景物的动态心理过程,又令人感受到离人的涟涟别泪。
整首曲词通过景物描写,渲染出寥廓凄凉、令人黯然神伤的气氛,表达了崔莺莺对张生依依不舍的情感。
以乐景写哀情
此曲所本的范仲淹的《苏幕遮》词为“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虽然范仲淹的词基调也是悲凉的,但这里的“碧云”和“黄花”却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美丽画面,体现了以乐景写哀情的古典诗歌手法。
王实甫在创作时,可能也借鉴了这种手法,通过描绘美丽的秋景,来反衬出崔莺莺内心的悲凉和无奈。
情景交融
《长亭送别》中的景物描写不是零散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一个整体。从早晨的“碧云天,黄花地”到晚上的“落日山横翠”,通过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展现了秋景的变化和崔莺莺情感的波动。
景物描写围绕着一个“情”字展开,以景造境,情境交辉,反复烘托渲染人物心理,生动细腻地刻画了崔莺莺依恋、哀伤、悲苦、关切、忧虑、孤独等复杂的心理。
综上所述,《西厢记·长亭送别》中的“端正好”一曲,通过描绘秋日的萧瑟景色,表达了崔莺莺在送别张生时的复杂心情。曲词中的景物描写不仅生动细腻,而且情景交融,将自然美景与人物情感完美结合,展现了一幅由蓝、黄、红组成的立体感极强的绚烂秋光图,同时也表达了“两情若是久长时,也在朝朝暮暮”的深情爱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