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程表里的“校本”指的是 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确定的课程。它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相对应,是一个外来语,最先出现于英、美等国,已有20多年的历史。校本课程并不是一种课程类型,而是属于课程管理方面的一个范畴,是正在形成之中的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相适应的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一个组成部分,即中小学新课程计划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校本课程的核心理念包括:
以学生为本:
课程设计应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
以学校为基地:
课程开发应基于学校的实际情况,包括办学理念、师资力量、学校文化等因素。
以教师为主体:
教师在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中起主导作用,同时也可以借鉴专家的指导意见。
因材施教:
课程内容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进行差异化设计,提供多样化的学习选择。
校本课程可以是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和学校的特点和需要,从而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这种课程形式有助于更好地满足学校和学生的实际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