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安全记录的主要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校园安全
校园内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如校舍是否完好、校园围墙是否损坏等。
学校门口是否拥挤,校园内行走是否奔跑、追逐戏闹,特别是在雨天或冷天注意路滑。
教室内的安全措施,例如手工课、美术课使用工具时的安全规范,教室内的贵重物品存放。
交通安全
学生上学、放学路上的行为规范,如是否按规定佩戴安全头盔、是否走人行道、是否遵守交通信号等。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的安全行为,例如在车停稳后再上下车,不乘坐无牌、无营运证、超载的车辆。
食品安全
学校食堂的卫生状况,食品是否符合安全标准。
教育学生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变质或有异味的东西。
纪律与集会安全
学生上学、放学的时间管理,不提早来校或迟到。
集会、集合时的安全规范,如上下楼梯靠边走、不奔跑、不推拉,队伍行进中的意外处理。
课间活动的安全,如不跳楼梯、不从高处往下跳、不爬栏杆等。
用电与防火安全
学生使用电器时的安全,例如不随意触摸电源插座、不湿手触摸电器等。
防火安全知识,如不将火柴、打火机当作玩具,点蚊香时注意安全等。
预防传染病
流感易发季节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扎堆、不吃变质食物等。
避免接触传染病症状或病人,注意个人卫生,如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
其他安全事项
学校组织的安全教育培训和演练,如消防演练、地震逃生演练等。
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记录,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
这些内容旨在全面覆盖小学生可能面临的安全风险,通过记录和定期检查,确保学生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