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耻下问的故事第一段讲述了 春秋时期,卫国有个大夫叫孔圉,他聪敏好学,非常谦虚。孔圉死后,卫国国君赐给他一个“文”的谥号,以表彰他的好学精神。孔子的学生子贡对此表示不解,认为孔圉的行为不够光彩,不应得到那么高的评价。于是,子贡去问孔子,孔子解释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思是说,孔圉虽然聪明,但他仍然勤奋好学,并不因为向地位或学问较低的人请教而感到耻辱,这正是“文”字所代表的品质。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