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姐乘滴滴顺风车遇害事件中的责任归属问题,主要 取决于滴滴平台是否充分履行了信息审核义务和必要的安全管理义务。
刑事责任
滴滴平台及相关负责人无需承担刑事责任。根据蓝天彬律师和韩骁律师的观点,滴滴司机杀害乘客的行为属于个人犯罪行为,与滴滴公司没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民事责任
如果滴滴平台充分履行了信息审核义务和必要的安全管理义务,可能会免除法律责任,但需承担道义上的责任。
如果平台未能有效监管平台的安全漏洞,对乘客信息进行不当公开,或未配备必要的安全防范和报警措施,则应承担相应的损害赔偿责任。
滴滴平台在民事诉讼中可能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的规定,承担过错责任或无过错责任。
道义责任
滴滴平台对乘客的伤亡感到悲痛和愧疚,并表示将尽最大努力协助警方破案,这体现了其道义上的责任。
综上所述,滴滴平台是否需要承担法律责任,需根据其是否充分履行了信息审核义务和必要的安全管理义务来判断。若平台已履行了相关义务,则可能无需承担法律责任,但仍需承担道义上的责任;若平台未能履行相关义务,则需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