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仄,是中国诗词中用字的 声调。在中古汉语中,有四种声调,称为平、上、去、入。除了平声,其余三种声调有高低的变化,故统称为仄声。
具体来说:
平:指平直,即古代汉语中的平声,现代汉语中的阴平和阳平。
仄:指曲折,即古代汉语中的上声、去声和入声,现代汉语中的上声和去声。
在诗词中,平仄的运用有一定格式,称为格律。平声和仄声代指由平仄构成的诗文的韵律。平仄是四声二元化的尝试,四声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
七律诗的平仄韵律有两种基本格式:
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起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根据首句头两字的平仄,七言律诗分为平起和仄起两体,每体还有首句入韵和首句不入韵两格。
掌握平仄的规律对于创作符合格律的诗词非常重要,它有助于增强诗词的韵律美和表达力。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