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我以桃,报以李”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背景如下:
一、基本含义
字面意思是:当别人送给我桃子时,我以李子回赠他。引申为:
知恩图报:
强调对他人善意或帮助的回应,体现感恩与回报的美德;
礼尚往来:
比喻人际交往中应遵循的相互馈赠、互相关照的原则。
二、出处与背景
该成语出自先秦时期《诗经·大雅·抑》的诗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彼童而角,实虹小子。” 原指西周卫武公以仁德报答人民,后简化为“投桃报李”,成为表达忠诚信义的经典范式。
三、核心思想
互惠精神:
通过具体行为(如赠桃李)展现人与人之间的互助与和谐关系;
道德教化:
倡导以德报德的行为准则,促进社会公序良俗。
四、使用场景
人际交往:朋友间表达“你对我好,我也会对你好”时常用;
社会关系:形容商业合作中“投桃报李”的互利共赢模式;
教育意义:常被用于教导子女要懂得感恩与回报。
该成语通过简洁的语言传递了深刻的道德智慧,至今仍被广泛用于文学、口语及正式场合,成为中华文化中“礼义”文化的重要载体。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