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字耆卿,号柳子厚,是中国 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学家和音乐家。他出生于一个官宦世家,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柳永早年曾游历杭州、苏州等地,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他的一生经历了很多挫折和苦难,曾数次被贬谪,但他一直坚持写作和创作,创作出了很多传世经典。
柳永的词作以婉约清丽、豪放风趣为主,被誉为“江南才子”。他的代表作品有《雨霖铃》、《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等。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他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柳永的生平经历与他的文学创作紧密相连。他早年步入汴京文化娱乐圈,被以仁宗为代表的统治阶级所抛弃,于是他转向市井娱乐圈,创作了大量的市民消费文学,即俚词。后来,他向传统社会做出了让步,终于在年届五旬时考中了进士,开始了离京赴任各地的宦游生涯。与生命历程相吻合的是他的文学历程,前期创作的大量俚词虽然在思想上和艺术上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但一味迎合市民的口味,也使这类词充满了太多的“恶滥可笑”之作。后期创作的以羁旅行役为主的雅词,虽然与前期的俚词有很大的不同,但与上流社会所标榜的雅正风范也有天壤之别。
柳永的性格中虽有叛逆因素,但他自始至终都不是不与统治者合作的人。唯其如此,他一生的悲剧色彩才更加浓烈。柳永曾就读于国子监,师从著名文学家欧阳修。他早年曾担任过官职,后因与宦官李膺不和而被贬谪至黄州,此后一直流亡在外,过着游手好闲的生活。然而,正是在流亡的岁月里,柳永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成为了一位备受推崇的文学家。
柳永的文学作品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对后世文学和音乐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作品如《雨霖铃》等,至今仍被广泛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