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简称“预报”,是 对未来一定时期内天气变化的事先估计和预告。它是气象工作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服务的重要手段。
天气预报的起源与发展
商代甲骨文
早在3000年前的商代,我国就用甲骨文来记载关于刮风、下雨、旱、涝等的天气情况。
19世纪海战
天气预报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一场海战。1854年11月14日,英国和法国在黑海上与沙皇俄国作战时,因暴风雨导致进攻计划失败,损失惨重。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随后下令巴黎天文台调查此事,这被认为是天气预报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现代天气预报
现代天气预报的形成和完善,离不开各级气象台(局)的观测和数据收集。通过先进的气象观测设备和技术,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得到了显著提升。
天气预报的命名
“天气预报”这一名称的由来,与“预报”二字密切相关。虽然“报告”和“预报”意思相近,但“预报”更强调对未来事件的预测和预判。这种命名方式使得天气预报这一概念更加直观和易于理解。
天气预报的应用
天气预报在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农业生产、军事行动、交通运输等。通过提前了解天气情况,相关行业和人员可以做出更合理的计划和应对措施,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和风险。
综上所述,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命名和应用都体现了人们对未来天气变化的关注和预测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