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失密则失臣”是一句古训,出自《论语》,原句为“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机事不密则害成”,强调保密的重要性。具体含义如下:
君失密则失臣
君主若言行不慎密,泄露国家机密或重大决策,会导致忠诚的臣子失去信任,甚至被反叛或陷害。历史上,因君主失密导致政权动荡或灭亡的例子屡见不鲜。
臣不密则失身
臣子若对君主意图或国家机密泄露,不仅会失去君主信任,还可能招致杀身之祸。例如,战国时期赵括因泄露兵法机密被秦军击败致死,便是典型例证。
机事不密则害成
无论是君主还是臣子,对于正在处理的事务若未能保密,往往会导致计划失败或事与愿违。例如,商业机密泄露可能使企业破产,军事行动暴露则可能引发战败。
核心思想
这句话体现了“慎密”的哲学思想,主张在权力运作中需平衡信息公开与保密的关系。既不可过度保密导致内部猜忌,也不可毫无保留公开,而是要把握适度原则,以维护信任与稳定。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