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这座拥有2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其名称经历了漫长的演变。早在公元前九世纪的周代,广州地区就有了“百越”人和长江中游的楚国人来往,并建有“楚庭”,这是广州最早的名称。秦始皇统一岭南后,于公元前214年建立了南海郡,郡治设在今天的广州,称为“番禺”。到了公元226年,孙权将交州分为交州和广州两部分,广州由此得名。在唐朝,广州称为“广州都督府”,五代十国时期改为“广州刺史府”。清朝时期,广州一直沿用“广州”的名称。1921年,广州成立了市政厅,特指这座城市。
除了上述主要名称外,广州在历史上还有其他别称。例如,在晋朝时期,广州被称为“番禺南裔”,后又称“广州刺史府”。到了宋朝,广州被称为“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简称“广东”“广西”,这也是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名称的由来。在明清时期,广州被称为“广州府”,并加入了南海、番禺等县,形成了今天的广州市。
广州还有一些别称,如“羊城”、“穗城”,因四季花开而得名。此外,广州还有“五羊城”、“穗垣”、“仙城”等别称。这些名称都反映了广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和地位。
综上所述,广州的历史名称包括楚庭、番禺、交州、广州、广州府、广州市等,每个名称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