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主题词的写法如下:
选择主题词 :主题词应反映文件的主要内容特征,并可供制作索引和检索文件主题依据。通常选择3~5个词或词组,也可根据内容略少或略多。明确词义:
选定的主题词必须是公文领域中经常出现的、在检索工作中有一定使用频率的最基本的单词和词组。词义必须明确清晰,具有单义性,排除义有两歧的概念。
标引位置:
主题词一般列在文件尾部分横线之上,由左向右横排,词目之间要有适当空白间隔。具体来说,主题词位于文尾部分第一条间隔线之上,其字号与正文同,“主题词”三字使用粗体,以示醒目。
标引方法
文件标题摘录:
从文件标题中的“事由”部分摘录关键性词语,构成主题词。例如,《国务院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通知》主题词为:“预算 管理”。
文件正文提取:从正文内选取恰切的单词、词组作主题词。例如,《国务院关于清理和整顿“小钱柜”的通知》主题词为“纪检 财务”。
题文结合撮要:将文件标题和正文中的关键性词语结合而成主题词。例如,《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制止机构、编制和干部队伍膨胀的通知〉的通知》主题词则为:“组织机构 人事 法制”。
批发文件择重:重点在批转、转发性文件或发布法规、条例的文件上,其主题词只能从重点文件内选择。例如,《国务院批转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废止〈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和纠正社会用字混乱现象请示的通知》主题词即为:“语言文字”。
标注文种不一:分析主题词同文种的关系,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法规类文件标注文种,二是通知类文体一般不标文种。
避免错误
前题后移:应将标题中的关键词提取出来,而不是将整个标题搬移到后面作主题词的词目。
置放错位:主题词应正确放置在文件尾部分的指定位置,不能错位。
生造词目:主题词的词目选用要全面、真实地反映公文的主要内容,不能超出正在执行的主题词表范围,更不能乱造、生造词目。
遵循格式:
主题词构成格式是“类别词”+“类属词”+“文种词”。类别词反映文件主题范畴,类属词反映文件内容,最后一个主题词一般表示文种。
通过以上步骤和方法,可以确保文件主题词准确、清晰地反映文件的主要内容,便于检索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