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电后仍能保存信息的存储器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根据其特性和应用场景进行区分:
一、非易失性存储器(断电数据保留)
只读存储器(ROM) 数据在制造时写入,断电后不可更改,相当于计算机硬盘的“只读”特性。
应用场景:存储固件(如PLC程序)、系统参数等。
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
可通过电信号擦除并重写数据,适合存储频繁变动但需长期保留的数据(如计数器值)。
闪存(Flash Memory)
包括EEPROM和NAND Flash,断电后数据保留,且支持在线升级。
应用场景:嵌入式系统、固态硬盘、U盘等。
二、易失性存储器(断电数据丢失)
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临时存储运行数据,断电后内容清空。
应用场景:CPU缓存、运行程序数据。
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
RAM的一种,需定期刷新数据,断电后数据丢失。
三、其他特殊存储器
RTC备份寄存器(如STM32系列):断电保持功能,依赖电池供电,适合保存关键数据。
NAND Flash: 部分型号支持断电保留数据,但需配合特定电路设计。 总结 数据保留
数据丢失:RAM、DRAM
典型应用
ROM:固件存储
EEPROM:参数配置
Flash:大规模数据存储
RAM:临时运算缓存
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存储器类型,可有效平衡数据持久性与系统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