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健康档案信息采集表填写指南
一、基本信息填写
姓名:
填写居民的真实姓名。
性别:
根据个人实际情况选择男、女或未知。
民族:
填写居民所属的民族。
出生日期:
按照“年(4位)-月(2位)-日(2位)”的格式填写。
身份证号码:
填写居民的身份证号码。
工作单位:
填写居民当前或最后的工作单位全称。
本人电话:
填写居民的有效联系电话。
联系人姓名:
填写与居民关系紧密的亲友姓名。
联系人电话:
填写联系人的有效联系电话。
常住地址:
填写居民的现居住地址。
职业:
填写居民的职业。
婚姻状况:
填写居民的婚姻状况(如未婚、已婚、离异、丧偶等)。
血型:
填写居民的血型。
医疗费用支付方式:
填写居民医疗费用的支付方式(如自费、医保等)。
二、健康信息填写
药物过敏史:
填写居民对哪些药物过敏。
暴露史:
填写居民是否有特定物质的暴露史(如化学物质、辐射等)。
既往史:
包括疾病、手术、外伤、输血等医疗记录。
家族史:
填写居民父母的主要疾病。
遗传病史:
填写居民是否有遗传性疾病。
残疾情况:
填写居民的残疾状况。
生活环境:
包括厨房排风设施、燃料类型、饮水来源、厕所、禽畜栏等。
三、其他注意事项
编号:
填写国家统一的行政区划编码,格式为“编号=国家统一的行政区划编码(6位)+乡镇或街道(3位)+村或居委会(3位)+居民健康档案流水号(5位)”。
封面:
封面信息不能涂改,如有涂改需立即更换。
确保填写的联系电话是有效的。
责任医生:
填写负责居民的医生姓名。
建档日期:
填写居民首次建档的日期,不能写本年份的日期。
四、修改信息
如果居民的个人信息有所变动,可在原条目处修改,并注明修改时间。
五、定期更新
居民健康档案信息需要定期更新,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通过以上步骤,您可以有效地填写居民健康档案信息采集表,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