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挡汽车的八个档位及其功能如下:
P档(驻车档)
用于车辆长时间停放,包括发动机熄火和长时间怠速等情况。
变速箱内部有一个“停车棘爪”机构介入齿轮,确保车辆不会滑动。
R档(倒档)
用于车辆倒车。
在倒车时,需要将档位挂在R档上,并且有些车型在挂R档时会有一个小小的阻尼感,以防止误挂。
N档(空挡)
用于短时间停车,例如等红绿灯时。
在自动挡车型中,N档的用处不大,主要是在洗车或汽车维修时使用。频繁地在D档和N档之间切换反而会增加变速箱的磨损。
D档(前进档)
用于车辆正常行驶。
变速箱会根据车速和油门自动在1档和最高档之间切换。
S档(运动模式)
用于提高车辆的动力性能。
当挂在这个档位时,变速箱换挡的机会被延迟,可以更长时间的保持高速,但会耗费更多的燃料。
M档(手动模式)
用于手自一体车型,驾驶员需要手动完成换挡。
有些车辆使用拨片换挡,拨片换挡位于方向盘下方,一个在左侧,一个在右侧。
L档(低速档)
用于低扭矩输出,例如爬坡等需要大扭矩输出的情况。
L档将档位限制在最低档位,而不是升档。
D3、D2、D1(低速档限制)
有些自动挡车型在D档下面会有3、2、1三个数字,分别代表三种不同的档位限制。
从上到下分别是:3表示档位限制不会升到更高的档位,超车时可以使用;第二档限制在第一档和第二档之间,用于湿滑路况起步或慢速行驶时的挡位限制;1档仅限于1档,可用于爬坡等需要大扭矩输出的情况。
这些档位的设计旨在满足不同的驾驶需求,提高驾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在使用自动挡车辆时,建议根据实际路况和驾驶习惯选择合适的档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