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腐蚀是指金属和电解质溶液发生电化学反应而引起的腐蚀。在腐蚀过程中,金属表面存在隔离的阴极与阳极,有微小的电流存在于两极之间。这种腐蚀形式通常发生在金属与各种电介质溶液(如海水、酸、碱、盐溶液、潮湿大气等)接触时。
电化学腐蚀的原理涉及电子的转移: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被氧化,形成金属离子进入溶液,而电解质中的其他物质获得电子被还原。这个过程形成了原电池反应,其中比较活泼的金属作为负极失去电子被氧化,而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等作为正极获得电子被还原。
电化学腐蚀的特点是有电流产生,这个电流是由于金属在电解质溶液中形成了结构与原电池相似的“腐蚀电池”而产生的。电化学腐蚀可以导致金属材料的性能下降和结构损伤,例如,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所发生的腐蚀就是电化学腐蚀的一个典型例子。
为了防腐,需要分析电化学腐蚀现象,了解其发生的机理,从而拟定合适的防腐措施。例如,可以通过外接电源或用导线将被保护金属与另一块电极电位较低的金属相联接,使腐蚀发生在电位较低的金属上。
总结来说,电化学腐蚀是金属在电解质溶液中由于氧化还原反应而发生的腐蚀,涉及电子的转移和原电池的形成,是金属材料腐蚀中最普遍的现象。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