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技术准备
进行施工图纸会审,并签认会审记录。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并进行书面技术交底。
进行测量复核和放线工作。
材料要求
钢筋:钢筋应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和检验报告单,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加工和布置。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应满足规范规定。
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物掺合料水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配制。
砂、石:采用符合标准的天然砂、石,进行筛分和洗涤处理,确保杂质含量低于设计要求。
其他材料:其他材料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设计要求,配合使用。
施工工艺
基层处理:混凝土高速公路的基层应平整、坚实、无松动和裂缝,并进行清理和处理。
模板安装:模板应符合设计要求,拼装严密,无漏浆和渗漏。
钢筋布置:钢筋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加工和布置,注意钢筋的间距、直径和弯曲度。
浇筑混凝土:混凝土的浇筑应分层、分段进行,每层厚度不应超过300mm,每段长度不应超过20m。在浇筑过程中,应注意混凝土的均匀性、充实度和密实度。
养护:混凝土在浇筑后应及时进行养护,保持湿润状态,避免出现裂缝和强度不足的情况。养护时间应根据混凝土的强度和环境温度进行调整。
质量验收
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质量验收。验收内容包括混凝土的强度、外观质量、钢筋的尺寸和焊接质量等。
安全与环保
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时的安全技术、劳动保护、防火等,必须符合有关规定。
环境保护: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措施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如噪声、粉尘、废水等。
这些规范旨在确保公路钢筋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安全和环保,适用于公路、城市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各种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