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具体可以体现为以下十对“子矛盾”:
996和失业的矛盾:
部分劳动者长时间高强度地工作,渴望拥有合理的工作时长,而大量劳动者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劳动力资源配置不合理,就业机会分配不均衡。
生产多和需求少的矛盾:
许多行业出现生产过剩现象,大量商品积压,而消费者因收入水平、未来预期等因素不敢消费、无力消费,导致生产与消费脱节。
愿意生和养不起的矛盾:
多数中国家庭有生育意愿,但面对高昂的抚育成本,包括生育、养育、教育等各方面的开支和时间成本、精力成本,很多家庭望而却步。
老龄化和养老金不足的矛盾: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金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
科创有短板和智力被浪费的矛盾:
尽管中国在某些科技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在整体科创能力上仍存在短板,同时存在智力资源被浪费的现象。
实体缺钱和金融领域资金空转的矛盾:
实体经济领域资金短缺,而金融领域存在资金空转的现象。
消费不足和居民可支配收入占比过低的矛盾:
居民可支配收入占比过低,导致消费不足。
抚育成本高、教育内卷和劳动者报酬过低的矛盾:
抚育成本高昂,教育领域存在内卷现象,同时劳动者报酬相对较低。
中产阶层正逐渐壮大和私有财产权保护不足的矛盾:
中产阶层人数增加,但私有财产权保护不足。
急需建立“国内大循环”和思维停留在“出口导向”的矛盾:
需要从“出口导向”转向“国内大循环”,但思维上仍停留在过去的模式。
这些矛盾反映了在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如何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解决这一矛盾需要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努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