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金融是以核心企业信用为基础,通过整合供应链中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融资、支付、风险管理及信息共享等服务的金融模式。其核心在于优化资金流、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一、供应链金融的核心模式
应收账款融资 企业将未到期的应收账款转让给金融机构,提前获得资金。例如,制造商可将客户欠款转让给银行,银行扣除利息后放款,待客户付款时自动结算。
存货质押融资
企业以库存商品作为质押物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适合流动性强、可评估的货物,如电子产品、酒水等。通过质押库存,企业可快速获得资金支持。
预付款融资
下游企业为支付上游供应商预付款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解决上游企业资金紧张问题,确保原材料采购或生产进度。
二、其他常见模式
代采预付模式
上游企业为获取原材料需预付款,金融机构代其支付并监控货物运输,待下游企业付款后结算。通常要求核心企业担保。
代采囤货模式
金融机构代采购商囤货,分批次提货并付款。适用于非一次性用完的货物,降低采购企业的资金压力。
融通仓融资模式
企业将货物存入金融机构认可的仓库,作为质押获得贷款。金融机构可控制货物,降低信贷风险。
保兑仓融资(未来提货权融资)
下游企业以未来提货权为质押申请贷款,供应商承诺回购未提取货物。银行根据提货权价值放款。
三、组织模式与业务模式
组织模式: 分为物流企业主导、核心企业主导、金融机构主导及电商平台主导四种类型,分别侧重物流服务、核心企业信用、金融资源整合及交易生态。 业务模式
四、与传统信贷的区别
供应链金融通过“四流合一”(业务流、物流、资金流、票据流)实现系统性管理,降低对单一财务指标的依赖,尤其适合中小微企业。与传统信贷相比,其服务范围更广、灵活性更高。
以上模式需结合具体供应链结构和企业需求选择,金融机构通常通过信息共享和风险控制实现多方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