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减灾小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地震发生时的自救措施
室内:
迅速关闭电源、燃气,选择空间小的地方躲避,如卫生间、厨房、储藏室。
躲到内墙墙根、墙角或床、桌等相对坚硬的家具下面,用被子、枕头、坐垫等保护头部。
远离窗户、玻璃、悬挂物等可能掉落的物品。
在地震初期,尽量保持冷静,避免盲目跳楼或移动到危险区域。
室外:
避开高大建筑物、玻璃幕墙、塔架、烟囱等危险物,避开山崖、陡坎,防止山石滚落和滑坡。
迅速撤离到空旷地带,远离电线杆、高大建筑物、大型广告牌等。
在地震发生时,尽量选择三角避震空间,如承重墙墙根、墙角、卫生间等。
被困在废墟中:
保持冷静,保存体力,保持呼吸通畅,清除口鼻附近的灰土。
适时发出求救信号,如呼叫、敲击物体等。
大震前的一些异常现象
井水忽高忽低,变色变味冒气泡。
果树提前把花开,植物反季发芽早。
动物行为异常,如牛马驴骡惊慌不安、不进厩、不进食等。
地震逃生知识
在车上:
乘车人员要用手牢牢抓住拉手、柱子或座席等,并注意防止行李从架上掉下伤人。
用两手护住头部,抬膝护腹,紧缩身体,作好防御姿势。
在公共场所:
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
避开玻璃门窗和玻璃橱窗,避开高大不稳和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
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或悬挂物。
地震后的自救与互救
地震过后,迅速检查自身伤势,如有必要,及时寻求医疗救助。
在确认安全的情况下,帮助他人脱离危险区域,特别是儿童、老人和残疾人。
注意防范余震,遵循专业救援人员的指示进行撤离和救援。
通过了解这些防震减灾小知识,可以在地震发生时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