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房和廉租房主要有以下不同点:
概念与性质
公租房:全称公共租赁住房,是政府为了解决新就业职工等夹心层群体的住房困难而设立的。它由政府投资或政府提供政策支持的其他投资主体建设,限定户型面积、供应对象和租金标准,面向无房的大学毕业生、引进人才和其他住房困难群体出租。
廉租房:是政府为了解决低收入家庭的基本居住问题而提供的政策性住房。廉租房通过租金补贴或实物配租的方式,向符合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住房困难的家庭提供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
表现形式
廉租房: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由政府出资建好后低租金给住房困难户;二是由政府发放租金补贴给住房困难户,由他们租赁社会房屋居住。
公租房:一般是政府出资建房,以低租金租给租户。在租赁5年期满后,符合条件的承租人可以按以综合造价为基准确定的价格购买,购买后不得出租、转让、赠予等市场交易。
租金水平
廉租房:租金较低,月租金标准约为0.8-1.2元/平方米。
公租房:租金根据地段不同有所变化,一般是同地段同品质房屋的60%。
申请对象
廉租房:主要针对本市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
公租房:申请对象不受区域限制,单身人士收入不高于2000元,家庭收入不高于3000元。
保障形式
廉租房:以低租金承租为主,同时也有租金补贴和租金减免。
公租房:由政府出资,符合条件的人群可以申请入住,但不得转租、转让、赠与等。
总结:
公租房和 廉租房都是政府为了解决住房困难问题而设立的保障性住房,但它们在概念、性质、表现形式、租金水平和申请对象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公租房主要面向新就业职工等夹心层群体,而廉租房则主要面向低收入家庭。
廉租房的租金较低,主要通过租金补贴或实物配租的方式提供; 公租房的租金相对较高,但提供购买选项,购买后不得进行市场交易。
公租房的申请对象不受区域限制,而 廉租房主要针对本市城镇低收入家庭。
建议:
低收入家庭和 新就业职工可以根据自身经济状况和住房需求,选择申请廉租房或公租房。
政府在制定住房保障政策时,应充分考虑不同收入群体的需求,确保保障性住房的公平分配和有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