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正文案网-每一句好文案都值得收藏

铭正文案网-每一句好文案都值得收藏

佛道典故?

59

佛道典故是佛教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些故事传达了佛教的教义和智慧。以下是一些著名的佛道典故:

以身饲虎

出自《贤愚经》卷1《摩诃萨埵以身施虎品》。故事讲述了古印度宝典国国王的三个儿子出游时,三儿子萨埵看到一只要吃掉自己幼崽的母虎。为了救幼虎,萨埵刺破自己的喉咙、跃下山崖跌落虎旁,让这只饥饿的母虎把他吃掉。

割肉喂鹰

描述了释迦摩尼在还没有成佛之前,曾经经历过一段的苦修。传说他有一天在森林里面打坐参禅,这时天空中一只老鹰正在追逐一只鸽子。鸽子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看到了释迦摩尼,就飞到了他的衣袖里面,企图能躲过一劫。释迦摩尼对老鹰说,他愿意用同样重量的肉来换取鸽子的生命。于是他就拿了一个秤,把鸽子放在秤的另外一边,然后自己用刀开始割自己的肉。最后他自己跳进秤里面,秤砣终于平衡了。

曹溪一滴

六祖慧能在曹溪宝林寺(今南华寺)弘扬佛法。他的禅法如同一滴清泉,滋润无数人的心田。慧能出身贫寒,不识字,但悟性极高。他听闻《金刚经》便有所悟,后拜五祖弘忍为师。弘忍让弟子们作偈来展示自己对佛法的领悟,神秀作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慧能听后也作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弘忍认可慧能的偈语,将衣钵传给他。

母鹿断肠

许真君就是晋朝许逊,字敬之,汝南人。少年时代,喜武功,善射箭,爱好打猎。有一天到野外,射中一只小鹿,鹿母痛怜爱子,奋不顾身,冲向小鹿,以舌舔伤痕,因箭深伤重,小鹿不救身死,鹿母惨痛徘徊悲鸣,也死在当场。真君见此情景,非常惊奇,当剖开母鹿腹部时,发现柔肠寸寸断裂,恻隐之心,油然而生,只好就地埋葬。原来母鹿因哀怜儿子惨死,悲伤过度,以至肠断。真君大生悔恨,感悟人畜虽然有别,爱子之心,天性相同,怨艾自己,竟然如此残酷,伤害了天地骨肉之情。于是折断弓箭,从此不现畋猎。

释迦牟尼佛与地狱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有一天,世尊对比丘们开示:犹如屋舍有两门相对,有人住在当中,有人住在上方,住在上方的人居高临下,能够清楚观察到下方居住者出入行来。佛亦如是,用天眼观察到众生的出生、命终,投生于善道或恶道,色身是良好或有缺陷,容颜相好或是丑陋,都是各随其所做善恶业,而有不同的果报,佛全然知晓。

求佛不如求己

过去有一个人经常去寺庙烧香,有一次,他在烧香时,见到自己身旁也有一个人在参拜,那人的模样跟供台上的菩萨一模一样。那人大惑不解,问道:“您是菩萨吗?”答:“是。”“听到这个回答后,那人更加迷惑了,又问:“那您自己为什么还要参拜呢?”答:“因为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这些典故不仅展示了佛教中的慈悲和舍身精神,还强调了个人修行和觉悟的重要性。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佛教的教义和智慧,并将其应用到日常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