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正文案网-每一句好文案都值得收藏

铭正文案网-每一句好文案都值得收藏

桃符的由来?

59

桃符是 古代用来驱邪的桃木板,其由来与远古时期人们对桃木的崇拜有关。

远古传说与桃木崇拜

传说东海度朔山有大桃树,其下有神荼、郁垒二神,能食百鬼(《山海经》)。于是,人们在新年时,将桃木削成木板,画上神荼、郁垒的图像,悬挂于门旁,以驱鬼辟邪,这便是最初的桃符。

周朝时期的桃符

早在周朝,人们会在大门两旁悬挂长方形的桃木板,称为桃符。这些桃符上通常会书写“神荼”和“郁垒”两位神的名字,用于驱鬼辟邪。

桃符的演变

到了五代后蜀时期,后蜀主孟昶在除夕夜命学士章逊在桃符上题写吉祥诗句,但孟昶不满意学士的作品,于是亲笔题写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副对联,被认为是历史上第一副春联。

随着时间的推移,桃符本身也在变化,以后人们又将两个神仙的名字写在桃符上,代替画像,再后来,又发展到“题桃符”,即将字数相等、结构对称、意思相应的短诗题写在桃符上,这就是春联的前身。

桃符与春联的关系

贴春联的习俗起源于古代的桃符,经过多个历史阶段的发展,最终形成了今天我们熟知的形式和意义。

综上所述,桃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人们对桃木的崇拜,最早的形式是悬挂桃木板上画有神荼、郁垒二神的图像或名字,用于驱邪。后来,桃符逐渐演变为书写吉祥诗句的形式,最终形成了春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