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和品德都是衡量个人行为准则的标准,但它们之间存在明显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
个体与社会的关系
品德是个体对社会道德规范的内在化,反映了个体的道德面貌。
道德是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总和,具有普遍性和强制性。
形成与发展
品德的形成依赖于社会道德,受到社会舆论、传统文化和生活习惯的影响。
道德作为社会现象,其发展受到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
功能与影响
道德具有认识、调节、教育、评价和导向功能,与政治、法律、艺术等意识形式有密切关系。
品德是个体社会行为的内部调节机制,如同智力是个体智慧行为的内部调节机制。
区别
定义
道德是由思想行为所表现的,有一定标准的,社会、风俗、习惯的总称。道德是道和德的合成词,道是方向、方法、技术的总称;德是素养、品性、品质。
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倾向与特征,是道德价值和道德规范在个体身上内化的产物。
功能
道德的功能包括认识、调节、教育、评价和导向功能,与社会其他意识形式有密切关系。
品德的功能主要是个体社会行为的内部调节机制,侧重于个体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特征
道德具有共同性、民族性、历史继承性和自律性。
品德的特征是扬善抑恶,依靠社会舆论、传统文化和生活习惯来判断一个人的品质,主要依靠人们自觉的内心观念来维持。
范畴
道德是外部行为规范,具有普遍性和强制性,涉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秩序。
品德是内部心理特征,强调个体内在品质和性格特点,如诚实、守信、尊重他人、乐于助人等。
总结
道德和品德虽然有一定的关联,但它们在内涵和外延上有明显的区别。道德关注的是社会行为的规范,具有普遍性和强制性;品德则侧重于个体的内在品质和性格特点,具有稳定性和自觉性。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一个人的品质和行为准则。在现代社会,我们既要遵守道德规范,又要注重培养自己的品德,以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