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正文案网-每一句好文案都值得收藏

铭正文案网-每一句好文案都值得收藏

高中化学实验报告酯化反应?

59

酯化反应实验报告

一、引言

酯化反应是有机化学中一种重要的合成反应,它涉及羧酸与醇在酸的催化下生成酯和水。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加深对酯化反应原理和实验方法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

酯化反应的通式为:

$$CH_3COOH + CH_3CH_2OH \rightleftharpoons CH_3COOCH_2CH_3 + H_2O$$

该反应在浓硫酸的催化下进行,并需要加热条件。反应过程中,酸脱去羟基,醇脱去氢,生成酯和水。

三、实验材料

乙醇(95%)

冰醋酸(99%)

浓硫酸(98%)

饱和碳酸钠溶液

饱和食盐水

无水硫酸钠

锥形瓶

三颈烧瓶

温度计

分液漏斗

直型冷凝管

电热套

沸石

pH试纸

四、实验步骤

安装仪器:

按照实验装置图安装好三颈烧瓶、温度计、分液漏斗、直型冷凝管、接收管、锥形瓶和电热套。

加入反应物:

在100毫升三颈烧瓶中加入10毫升乙醇,在冷水冷却的同时,一边振摇一边分批加入10毫升浓硫酸,使混合均匀,加入几粒沸石。

插入温度计:

在烧瓶两侧的两口分别插入温度计和60毫升滴液漏斗,其中已经分别加入10毫升95%乙醇和10毫升醋酸并混合均匀。温度计的水银球必须浸入液面以下距离瓶底约1厘米处。

连接冷凝管:

烧瓶的中间一口装一根与直型冷凝管相连接的蒸馏头,直型冷凝管通过一接引管与三角瓶相通。

加热反应:

使用电热套加热,保持反应液的温度在110~120°C之间。

移去生成物:

通过分液漏斗不断移去反应过程中生成的乙酸乙酯和水。

终止反应:

当反应液的温度不再变化时,表示反应已经进行完全。

五、实验现象

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有透明的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生成。

能闻到香味,这是乙酸乙酯的物理性质。

六、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合成了乙酸乙酯,并观察到了其物理性质。实验结果表明,酯化反应在浓硫酸的催化下进行,并需要加热条件。通过分液漏斗不断移去生成的乙酸乙酯和水,可以加速反应的进行并提高酯的产率。

七、注意事项

1. 浓硫酸的用量应适中,过多会增加副产物乙醚的量。

2. 反应温度应控制在110~120°C之间,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反应的进行。

3. 反应过程中要不断移去生成的乙酸乙酯和水,以破坏平衡,使反应向右进行。

4. 实验结束后,应将反应液进行后处理,以除去未反应的酸和醇。

八、参考文献

1. CH3COOH + CH3CH2OH = 可逆 = CH3COOCH2CH3 + H2O (条件: 浓硫酸、加热)

2. 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有透明的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生成,且能闻到香味。

3. 酯化为一可逆反应,升高温度与使用催化剂可加速反应达到动态平衡。

4. 反应速度一般反应很慢,在常温不能觉察;在回流温度也极其缓慢,不能用于制 备,必须加入催化剂加速它的进行。

5. 酯化反应原理、方法、留意事项。

6. 六 酯化反应—乙酸乙酯的制备 一、酯化反应原理、方法、注意事项。

7. 经典合成反应标准操作一酯化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