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氏温度(°F)和摄氏温度(°C)是两种不同的温度计量单位,它们的起源、计算方法和应用范围有所不同。
起源
华氏温度:由德国科学家华伦海特(Gabriel D. Fahrenheit)于1724年发明。
摄氏温度:由瑞典天文学家安德斯·开尔文(Anders Celsius)于1742年发明。
计算方法
华氏温度:°F = C × 1.8 + 32,其中C表示摄氏度。
摄氏温度:°C = (5/9) × F - 32,其中F表示华氏度。
应用范围
华氏温度:主要在美国及其部分地区使用。
摄氏温度: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使用,包括中国。
冰点和沸点
华氏温度:冰点为32°F,沸点为212°F。
摄氏温度:冰点为0°C,沸点为100°C。
符号
华氏温度:用符号°F表示。
摄氏温度:用符号°C表示。
换算关系
华氏度 = 摄氏度 × 1.8 + 32。
摄氏度 = (华氏度 - 32) ÷ 1.8。
总结:
华氏温度和摄氏温度虽然都是用来衡量温度的单位,但它们在计算方法、应用范围、冰点和沸点、符号以及换算关系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摄氏温度在国际上广泛使用,而华氏温度主要在美国及其部分地区使用。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在不同国家和地区进行准确的温度测量和交流。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