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月球的资料如下:
基本信息
月球,也称为月亮,是地球的卫星,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
直径约为3474.8公里,质量约为7350亿亿吨,大约是地球质量的1/81。
月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38.44万千米,是地球直径的30倍。
物理特性
月球表面布满了由小天体撞击形成的撞击坑。
月球有壳、幔、核等分层结构,最外层的月壳平均厚度约为60-65公里。
月核的温度约为1000度,可能是熔融状态的。
月球表面的重力约为地球重力的1/6。
轨道与运动
月球围绕地球自西向东逆时针方向旋转。
公转周期约为27.32天。
轨道偏心率约为0.0549。
地质与历史
月球表面显示出的地质活动相对较少,但仍有火山活动的迹象。
月球上的火山口和熔岩平原是火山活动的痕迹。
月球年龄大约有46亿年。
探索与登陆
人类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就开始探索月球。
1969年,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成为首位登上月球表面的人类,这次历史性的登月任务被称为阿波罗11号。
月相与天文现象
月球围绕地球公转,其表面不断被太阳照射的程度会变化,形成不同的月相,如满月、新月、上弦月和下弦月等。
月球上几乎没有大气,因而月球上的昼夜温差很大,白天温度可高达127℃,夜晚温度可低到-183℃。
起源与演化
关于月球的起源,最广为接受的理论是撞击成因说,认为早期地球受到一颗叫做Theia的行星大小天体的撞击,导致部分地球物质进入轨道并最终形成了月球。
这些资料涵盖了月球的基本信息、物理特性、轨道与运动、地质与历史、探索与登陆、月相与天文现象以及起源与演化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