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兰德代码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约翰·霍兰德(John Holland)在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开发的一种职业兴趣理论中的分类方法。该理论将人的职业选择与其人格特质联系起来,认为人的职业兴趣可以归纳为六大类,每一类用一个字母表示,从而形成所谓的霍兰德代码。这六个字母分别是:
R代表现实型(Realistic),喜欢和物打交道,喜欢使用工具或机器对实物进行加工、制造、修理、改造等活动。
I代表研究型(Investigative),喜欢思考和解决问题,倾向于科学研究和探索未知领域。
A代表艺术型(Artistic),具有创造力和想象力,喜欢艺术创作和表达。
S代表社会型(Social),喜欢与人打交道,乐于助人,倾向于教育、咨询和社会工作等职业。
E代表企业型(Enterprising),具有领导才能和说服力,喜欢竞争和冒险,适合从事商业和管理工作。
C代表常规型(Conventional),喜欢有序和系统化的工作,注重细节和准确性,适合从事行政、财务和数据处理等工作。
霍兰德代码通常由三个字母组成,第一个字母表示主要兴趣类型,第二个字母表示次要兴趣类型,第三个字母表示最弱兴趣类型。这个代码帮助个人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和性格特点,从而做出更合适的职业选择。
例如,如果一个人的霍兰德代码是RIA,这意味着他/她主要对实际型(Realistic)的职业感兴趣,同时对研究型(Investigative)和艺术型(Artistic)的职业也有一定的兴趣,但兴趣程度较弱。
通过霍兰德代码,个人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职业倾向,选择与之相匹配的职业领域,实现职业发展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