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位于中国北京市中心,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它的历史始于 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四年(1406年),并经过14年的建设,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正式完成,成为明清两代24位皇帝的皇宫。
故宫的建筑风格融汇了南京故宫与凤阳中都的规制,展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在600多年的历史中,故宫不仅是封建王朝的政治中心,也是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每一砖一瓦都凝聚着古代工匠的心血与智慧,见证了无数重大历史事件与宫廷秘史。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清王朝被推翻,紫禁城作为封建皇宫的历史宣告结束。1912年,末代皇帝溥仪退位,紫禁城不再是皇宫。1924年,溥仪被逐出宫廷,结束了他的统治。1925年10月10日,故宫正式成为“故宫博物院”。
故宫不仅是中国封建社会权威和荣耀的象征,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和世界文化遗产的瑰宝。1987年,故宫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故宫的建筑布局分为“外朝”与“内廷”两大部分。外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是封建皇帝行使权力、举行盛典的地方;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后三宫为中心,以及东西两侧的东六宫和西六宫,是封建帝王与后妃居住之所。
如今,故宫不仅是世界著名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与历史见证,向世人展示着古代皇家的辉煌与威严,以及中国古代建筑技艺和文化传承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