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正文案网-每一句好文案都值得收藏

铭正文案网-每一句好文案都值得收藏

古代义庄是什么意思?

59

古代义庄是 传统宗法社会中,在血缘和地缘关系基础上,由家族中的士绅、商人或力田起家的庶民地主捐置田产和庄屋,以庄规为运作准绳,以义产租赁收入为后盾,赡济教化族众,以达到敬宗、收族、保族为目的的宗族赈恤组织。它是以血缘亲情和乡邻会社为纽带建立起来的,其基本功能是福利、保障、救济和教化。

义庄的概念和起源可以追溯到北宋,最早有记载的义庄是北宋范仲淹在苏州所致置。范仲淹归乡里后,取平时之积蓄购买良田千亩,捐赠给范氏宗族,作为族人公产,用以周济族人,称为“义田”。义庄不仅为族人提供生活上的帮助,还包括教育、医疗等支持,是古代社会加强家族内聚力、维护社会稳定的一种重要方式。

义庄的运作以庄规为准绳,以义产租赁收入为后盾,其收入主要用于赡济族众,包括领口粮、领衣料、领婚姻费、领丧葬费、领科举费、借住义庄房屋、借贷等七方面,孤寡鳏独皆有所养。此外,义庄还设有义宅,供族人借居,若房舍需要修理则自行设法。

随着时间的推移,义庄的内容逐渐缩窄,到了近代,几乎只以祠堂为主。在城市中,义庄的场所还有另外一个专门的用途:寄放棺柩。

总的来说,古代义庄是古代中国社会中一种重要的宗族慈善组织,通过捐置田产和庄屋,以庄规为运作准绳,以义产租赁收入为后盾,赡济教化族众,以达到敬宗、收族、保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