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正文案网-每一句好文案都值得收藏

铭正文案网-每一句好文案都值得收藏

古代的桃符是什么样子的?

59

古代的桃符是一种用于 驱邪镇鬼的民俗物品,通常用桃木制作。其形状和材质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有所变化。

早期形式:

最早的桃符是两块长约七、八寸,宽一寸多的桃木板,上面写有“神茶”和“郁垒”两个神名,或驱邪降福之类的吉祥语,称为“题桃符”。

周代至宋代:

桃符在周代就已经存在,是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人们认为它是百鬼畏惧的东西。到了宋代,桃符的材质由桃木板改为纸张,称为“春贴纸”。

形状与装饰:

桃符的形制在不同时期有所不同。有的桃符上画有狻猊、白泽等图案,下面书写左神荼、右郁垒,或者题写春词、祝祷之语。

功能与意义:

桃符的主要功能是驱邪压邪,保护家人的平安。在正月初一这一天,人们会将桃符悬挂于宅门两旁,以祈福灭祸。

春联的转化:

到了五代时期,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题写联语,这便是春联的开端。到了宋代,春联虽仍称“桃符”,但材质已由桃木改为纸张,又叫“春贴纸”。明代,桃符正式改称“春联”,并专用红纸来书写。

综上所述,古代的桃符是一种用桃木制成的两块长方形板子,上面写有神名或吉祥语,用于驱邪镇鬼。随着时间的发展,桃符逐渐演变成了书写春联的纸质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