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中的典故包括:
三皇五帝
典故:三皇通常指的是伏羲、神农、黄帝,他们是传说中的古代帝王,被认为是中华文明的始祖。《三字经》中提到他们标志着中华文明的起源。
夏商周
历史事件:这段话提到了中国古代的三个朝代——夏、商、周。禹是夏朝的开国君主,汤是商朝的开国君主,而周文王和周武王则是周朝的奠基者。
春秋战国
历史事件:这句话描述了周朝末年的情况,周天子的权威衰落,诸侯之间互相争斗,出现了大量的游说家和思想家,如孔子、孟子等。
秦汉
历史事件:从春秋到战国,出现了五霸(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和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三纲五常
典故: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孟母三迁
典故:孟母为了给孟子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先后三次搬家。最初住在墓地旁,孟子学为丧葬;后搬到市集旁,孟子学为买卖屠杀;最后搬到学校附近,孟子开始喜欢读书。
孟母断机
典故:孟子偷懒不学习,孟母就当着他的面划断了正在织的一匹布,教育他学习要脚踏实地,不能半途而废。
黄香温席
典故:汉朝时候,黄香九岁时,夏天给父母搭蚊帐,冬天先钻进被窝暖被子,让父母睡得舒适。
囊萤映雪
典故:两个关于勤学的故事,分别提到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明读书,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
五子登科
典故:宋代窦禹钧的五个儿子窦仪、窦俨、窦侃、窦偁、窦僖相继及第,称为“五子登科”。
孔融让梨
典故:孔融四岁时,挑了最小的一个梨,体现了尊敬长辈的美德。
这些典故不仅丰富了《三字经》的内容,还通过简短的故事形式,传递了深刻的道理和中华文化的传统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