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是中国战国时期楚国杰出的诗人与政治家,以下是其核心信息的综合介绍:
一、基本信息
生卒年:约公元前340年或339年—公元前278年
出生地: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
家族背景:芈姓屈氏,名平,字原,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楚武王熊通后裔
二、政治生涯
早期仕途 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负责内政与外交,主张“美政”,主张联齐抗秦、举贤任能。
政治挫折
因贵族排挤与谗言被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期间创作了大量作品。
悲剧结局
秦军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后,屈原自沉汨罗江殉国。
三、文学成就
创立楚辞
开创“楚辞”文体,以《离骚》《九歌》等作品为代表,与《诗经》并称“风骚”。
艺术特色
- 开辟“香草美人”传统,通过自然意象表达政治理想与个人情感。
- 采用象征手法,如《离骚》中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等意象。
历史地位
被誉为“楚辞之祖”“辞赋之祖”,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宋玉、唐勒等作家受其启发。
四、文化影响
爱国精神: 以忠诚与执着诠释爱国情怀,成为后世文人的精神楷模。 文学革新
屈原的生平和作品至今仍被广泛研究,其精神内核与文学成就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标识。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