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全诗如下:
```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朝安史之乱后,张继途经苏州城外的枫桥时写下。江南政局相对安定,成为许多文士的避难所,张继也是其中之一。
诗歌解析
首句:“月落乌啼霜满天” 月落:
象征时间流逝,暗示夜已深。
乌啼:乌鸦的啼叫增添了夜晚的孤寂和凄凉氛围。
霜满天:形容秋夜的寒冷,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愁苦。
次句:“江枫渔火对愁眠” 江枫:
江边的枫树在夜色中若隐若现,象征着坚韧和孤独。
渔火:渔船上的灯火,带来一丝温暖,但与冷清的景象形成对比,难以掩盖诗人的愁绪。
对愁眠:诗人用“对”字将江枫和渔火拟人化,表达了自己在美景中依然难以入眠的愁苦心情。
第三句:“姑苏城外寒山寺” 姑苏城外:
地点描写,点明了诗人所处的位置。
寒山寺:寒山寺的名字本身就带有清冷孤寂的意味,加深了诗的文化底蕴和情感深度。
末句:“夜半钟声到客船” 夜半钟声:
寒山寺半夜敲响的钟声,悠扬而深远,穿透夜空,打破了宁静。
到客船:钟声传到了诗人乘坐的客船上,寓意着人生烦恼中总有宁静和超脱等待发现。
总结
《枫桥夜泊》通过描绘江南深秋夜景,表达了诗人张继在羁旅中的孤寂和忧愁。诗中“月落乌啼霜满天”和“江枫渔火对愁眠”等句,形象鲜明,情景交融,营造出一种凄美而深沉的意境。后两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则通过钟声的悠扬,带来一丝超脱和释然,使全诗情感得到升华。
这首诗不仅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经典之作,也是写愁的代表作之一,深受后人喜爱和传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