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这个成语出自 《旧唐书·魏徵传》,最早是 唐太宗李世民所说,用来赞扬 魏徵。魏徵是唐朝著名的政治家,以性格刚直、敢于直谏著称,他的言论多见于《贞观政要》,其中最著名的是《谏太宗十思疏》。唐太宗李世民经常对身边的侍臣说:“用铜镜可以端正自己的衣冠,用历史作镜子,可以明白兴衰更替,用人作镜子,可以看清得失。我经常用这样的方式防止自己犯错,现在魏徵去世,我就少了一面镜子。”。
到了北宋,欧阳修等人编撰《新唐书》时,对此略有修改:“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这句话的意思是,用铜当镜子,能检查衣冠穿戴是否整齐;用历史当镜子,能知道国家兴亡交替;用人当镜子,能检查自己的行为是否存在得失。
因此,“以史为鉴”这个成语最早是用来赞扬 魏徵的,后来引申为泛指借鉴历史经验教训,以指导现实行动。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