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靖政策, 指一战后到1940年,英美法等国采取的对侵略不加抵制,姑息纵容,退让屈服,以牺牲别国为代价,同侵略者勾结和妥协的政策。该政策达到顶峰的标志是英法两国利用慕尼黑会议将捷克的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随法国沦陷而破产。
绥靖政策的推行,同当时西方普遍流行的社会思潮也有很大关系。第一次世界大战,它的残酷景象给欧美各国留下惨痛的记忆,因此战后和平主义思想,厌战畏战情绪相当盛行,在法国是尤其严重。
1933年,希特勒在德国上台后,积极进行扩军备战,英法两国对德国的扩张行为采取了绥靖政策,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满足德国的扩张野心。比如在1938年9月的慕尼黑会议上,英法和德国签署《慕尼黑协定》,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割让给了德国。英法两国推行绥靖政策,是想把祸水东引,想让德国去对付苏联。
绥靖政策的实施,使得法西斯侵略者的野心膨胀,加剧了二战扩大的速度和规模。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