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航天发展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起步与奠基阶段(1956-1970年)
1956年,中国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开始。
1960年,成功发射第一枚试验性火箭“探索一号”。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实验成功。
1970年,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卫星的国家。
自主研发与技术突破阶段(1970-2000年)
1975年,成功发射第一颗返回式人造卫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1981年,中国独立掌握“一箭多星”发射技术。
1984年,中国第一颗通信卫星“东方红二号”升空,中国卫星通信业务由实验阶段进入使用阶段。
1992年,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包括航天员选拔、培训和发射。
1999年,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获得了新的重大突破。
国际环境压力下的快速发展阶段(2000-2010年)
2003年,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载人航天能力的国家。
2007年,嫦娥一号发射成功,开启中国的探月之旅。
2010年前后,完成神舟六号、七号等多次载人航天任务,并进行了空间站的初步建设。
成为世界航天强国阶段(2010年至今)
2012年,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标志着中国掌握了空间交会对接技术。
2015年,嫦娥五号成功返回地球,带回了月球样本。
2020年,嫦娥四号成功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开展科学探测。
2024年,嫦娥六号携带月球背面样品成功返回地球,展示了中国在月球探测领域的成就。
2024年,中国成功发射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具备发射首枚高轨卫星的能力。
这些阶段反映了中国航天事业从起步、自主研发、国际环境压力下的快速发展,到成为世界航天强国的历程。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成就和挑战,共同铸就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