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白液失效主要是因为其有效成分次氯酸钙或次氯酸钠在空气中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其他物质,导致有效成分减少。具体来说,漂白液失效涉及以下两个主要反应:
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
漂白液中的次氯酸钙(Ca(ClO)₂)或次氯酸钠(NaClO)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CO₂)和水蒸气(H₂O)反应,生成次氯酸(HClO)和碳酸钙(CaCO₃)或碳酸氢钠(NaHCO₃)。这个反应会减少漂白液中的有效成分次氯酸钙或次氯酸钠的量。
对于次氯酸钙,反应方程式为:
\[ Ca(ClO)_2 + H_2O + CO_2 = CaCO_3 + 2HClO \]
对于次氯酸钠,反应方程式为:
\[ NaClO + CO_2 + H_2O = NaHCO_3 + HClO \]
次氯酸见光分解
次氯酸(HClO)在光照下会发生光解反应,生成氧气(O₂)和氯化氢气体(HCl)或盐酸(HCl)。这个反应导致漂白液彻底失效。
对于次氯酸,反应方程式为:
\[ 2HClO \xrightarrow{光照} 2HCl + O_2 \]
综上所述,漂白液失效主要是由于次氯酸钙或次氯酸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次氯酸,以及次氯酸在光照下分解生成氧气和氯化氢气体。这些反应共同作用,导致漂白液中的有效成分减少,从而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