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顿矩阵,又称市场增长率-相对市场份额矩阵,是由波士顿咨询公司创始人布鲁斯·亨德森于1970年提出的一种战略管理工具。它通过市场增长率和相对市场份额两个指标将企业的业务单元分为四个象限:明星、问题、现金牛和瘦狗,以帮助企业进行业务组合和战略决策。尽管波士顿矩阵在战略管理中广泛应用,但它也存在一些优缺点:
优点
提高决策能力:
波士顿矩阵帮助管理人员以前瞻性的眼光看问题,更深刻地理解公司各项业务活动的联系,加强了业务单位和企业管理人员之间的沟通。
优化资源配置:
通过识别明星、问题、现金牛和瘦狗产品,企业可以及时调整业务投资组合,收获或放弃萎缩业务,加强在更有发展前景的业务中投资。
清晰的业务定位:
波士顿矩阵为企业的业务提供了清晰的定位,使管理者能够针对不同类型的产品制定相应的战略。
缺点
静态视角:
波士顿矩阵只是一个静态的工具,无法考虑产品市场的动态变化和竞争环境的不断变化,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信息支持公司长期战略规划。
仅考虑市场份额和市场增长率:
波士顿矩阵主要依赖于市场份额和市场增长率两个因素来评估产品的地位,忽略了其他重要因素,如技术创新、竞争力、市场需求等。
忽略产品互动效应:
波士顿矩阵将每个产品独立评估,而实际上不同产品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比如一个产品的成功可能会促进另一个产品的销售。
忽略成本因素:
波士顿矩阵没有考虑产品的生产成本、营销成本等因素,而这些因素对产品的盈利贡献至关重要。
适用范围有限:
波士顿矩阵更适用于成熟市场和产品生命周期较长的行业,对于新兴市场和快速变化的行业可能不太适用。
划分标准不合理:
市场增长率和相对市场份额的划分点存在不合理性,例如10%的市场增长率分界点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不太合理。
操作复杂:
对于业务类型较多的多元化公司,波士顿矩阵过于复杂,需要更多数据,方法不易操作。
建议
尽管波士顿矩阵存在一些局限性,但它在战略管理中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在使用波士顿矩阵时,管理者应意识到其局限性,并结合其他工具和方法进行综合评估和决策。例如,可以结合PEST分析、SWOT分析等方法,以更全面地了解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从而做出更科学的战略决策。